
谢谢Angel完美的会议纪要! 大家对纪要有什么补充意见,请用邮件提出来。 在Gitee repo建好之前,所有材料暂时只在邮件列表里分享,以后可挪到Gitee存档。 下次会议日子是:十月二十六日早10点(7pm PT, October 25 in US). Best, Wenjing From: Angel Li <angel@w3.org> Date: Tuesday, September 27, 2022 at 8:49 PM To: Wenjing Chu <wchu@futurewei.com> Subject: Sep 28 Web3 TSG meeting minutes Hi Wenjing, Please find below the minutes of Sep 28 Web3 TSG meeting. Time: 2:00-3:30 UTC Sep 28 Chair: Wenjing Chu Attendees: Wenjing Chu, 陈川, 罗夏朴,刘果, 伍鸣,李安琪,赵锋,沈慧海,张春 辉,Chen Yue Regrets: @@ 一、自我介绍 * Wenjing:Futurewei 5-6年,负责开源与标准,背景是网络相关技术,早期在思科工 作,做过初创企业,也是做网络和互联网应用,希望在开放鸿蒙社区和大家一起工作。 * 陈川,中山大学:团队主要从事区块链,可信计算和智能合约方面研究,承担了国家 和广东省一些相关项目,出版过区块链相关的专刊和教材,也做相关的原型和系统。 * 罗夏朴,香港理工大学:区块链中心主任,负责相关硕士课程,自己的研究方向是软 件系统和软件攻防,发表了很多文章,有9项最佳论文奖,关于区块链的底层网络的安 全研究等都有涉及,一直和华为公司有合作。 * 伍鸣,树图研究院:曾在微软研究研究院工作,目前从事区块链底层的研究和开发, 在公有链等方面有研究,未来计划在密码学和零知识证明等方向会深入研究。 *李安琪:W3C deputy director,从2006年开始从事Web标准工作。 * 赵锋,之前在大唐电信和华为工作,主要背景是数据库和BI,目前在做一个物联网的 平台,对接鸿蒙;在数据库方面有些研究。 * 沈慧海,华为Web实验室:作为OpenHarmony Web子系统的架构师之一,主要在Web的 应用化和性能领域做得较多。 * Chen Yue:在Futurewei技术战略工作,包括标准组织的参与,例如IEEE,IETF等; 也参与很多开源社区的战略和治理工作,例如Linux Foundation,Apache Foundation 等;规划新兴技术领域和布局等,例如和鸿蒙生态相关的Rust编程语言,Web上的开源 技术等。希望探讨一些Web3的用例,以及互操作性的标准体系。 * 张春辉,华为:主要从事执行环境相关的研发和规划工作,主要是把TEE的安全能力 推向一系列终端;OpenHarmony也是一个重要方向,为OpenHarmony提供秘钥管理能力和 加解密的能力等;也和精密计算的TSG联系比较密切,希望能与Web3形成合力。 二、对TSG后续的工作期待 * Angel:从W3C的角度,我们关心行业和会员对Web3的哪些需求W3C应该去满足,哪些 领域适合于TSG合作开展。 * 沈慧海:一方面我们要推动标准的制定,也要推动技术的研究。我们鸿蒙是否需要构 建一个相关的能力? * Wenjing:建议在后面的TSG如何开展工作的环节咱们深入讨论。 * Wenjing:OpenHarmony是一个很好的完整的社区,有移动的,IoT等多种应用,诉求 多样化。Web3不仅是协议或者区块链技术,是个综合性的东西,需要在软件的架构,平 台的构建等方面综合考量,Web3各方面都和Web2有不同,我们有多样化的人才,所以社 区的诉求是相对完整的。希望和大家一起合作。 三、OpenHarmony社区介绍 by 刘果 * 从2019年开始做开源相关工作,包括方舟编译器等,以及TSG的运营工作。和大家介 绍一下社区的情况。 * OpenHarmony是一个工作委员会,类似于董事会的定位,负责战略、会员、基础设 施、品牌营销等。已经成立了生态委员会,但是还没有正式运作,会负责OpenHarmony 生态的拓展,在金融、教育等垂直领域的拓展等。是战略和生态相关的组织。 * 我们的技术指导委员会负责技术相关工作,包括新技术的探索,技术研发,接口定义 等。 * 也很快会成立安全工作组,以及其他一些支撑性的组织,例如品牌、营销、教育等工 作组。 * 针对咱们的社区,有项目管理委员会来负责,OpenHarmony的项目是项目管理委员会 来负责规划和开发。下设有SIG支撑OpenHarmony子领域的开发,以及相关接口的定义工 作。 * 针对OpenHarmony这个项目,有三个主仓,代码仓里有具体的说明,以及对应的要 求、规范等。除了主仓,还有OpenHarmony SIG的组织仓,做SIG的孵化。 * 还有TPC,用于应用开发所依赖的各类库,也有对应的代码仓,开辅助组件库的开 发。 * 针对TSC和TSG,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,对交互性和代码仓进行管理。TSG的交互 有三大类,TSG会有一些项目,可以开放给项目区,是独立的开源项目,属于 OpenHarmony平级的项目。OpenHarmony会有一个组织代码仓来管整个项目,这个代码仓 已经建好,后续待更新。 * TSG运作的三类交付件,第一类是捐赠给OpenHarmony的项目,第二类是非正式的项目 需要合并到TSG代码仓中的项目,第三类是非代码类的交互件,例如技术白皮书或规 范。都会有相关的复审和评估流程。 * 下孵化出来的项目,要作为组件合并到OpenHarmony,如果和OpenHarmony是强关联 的,需要该项目的PMC的批准。 * TSG代码仓的规范及要求,有代码贡献与合规的指南,需要开发者原创声明、贡献代 码的许可证,原则上建议用Apache 2.0,以及代码版权规范,以及第三方软件引入的原 则和规范。 * 代码仓也有一个门禁,在向代码仓贡献的时候,会检查邮箱,看看DCO是否有签署, 也会做代码的静态扫描,只有扫描通过才能接纳,也是出于合规的考量。 * 代码仓已经准备的差不多,看TSC出于合规考量,是否需要全部开放才能更新。建议 可以先以私仓的形式,先做一些更新。等readme等文档更新之后,代码仓在对外开放。 后续会给各位加私有仓的权限。 * 代码的孵化,建议走第二种非正式孵化但需要并入TSC的流程。 * Wenjing: TSG会议在每个月的月底的周三;工作信息会在Gitee上面发布;后续可以 向public开放。材料一旦系统建好就会公开化,全球共享;如果有议题建议讨论,建议 尽早提出(提前一周)。参加例会的渠道有邮件组和Gitee上的Repo,公众不需要成为 正式的组员来参加会议,以便更多人参与咱们的活动,以及符合规范。 如果产生决 议,例如完成了白皮书,由咱们小组讨论决定,要尽量解决不同意见,以共识的方式产 生;如果经长时间讨论未能打成共识,则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投票,但是尽量不这 样产生决议。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参会,建议委托别人参会,并及时通知到组长。微信 供咱们交流,正式文件在Repo上。 四、Web3 TSG下一步工作: * Wenjing:下一步工作包括Web3的范围,DID等可探索的方向,数字媒体内容的真实溯 源及价值化等。两年的时间产出4大块内容,包括技术洞察等各类报告文档等,以及探 索创新孵化项目等; * 张春辉:关于数字钱包,是我们先出一个钱包的规范,再做代码开发吗? * Wenjing:可以先做需求分析,如果需要数字钱包,需要针对哪些场景,HO社区的哪 些应用需要等;关于是否需要马上有点代码和项目,需要看具体情况。先从诉求和技术 设计开始。一个例子是,Linux基金会在两周前也开始筹划数字钱包的工作,也是先从 需求开始。很多欧洲的组织希望符合EU相关的法律法规。我们可以针对OH做类似的工 作。数字钱包是Web3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部件,我们可以启动相关的工作。这一部分的孵 化工作,可能时间会久一些。 * 张春辉:之前的OS也会有一些钱包的功能,我们可以从规划开始。数字钱包和DID还 不是同一个概念。 * Wenjing:可以看做是可信数据的管理工具,具体的定义需要看实例。 * 赵锋:做云端协同,在服务层或平台层,哪些事情适合放在咱们委员会的工作里面? * Wenjing:我们的工作规划包括应用/终端,也有平台相关。新的平台应该怎么设计, 相关的实现也需要从物理架构上需要基础的云计算和边缘计算,只是软件的体系结构可 能不太一样。例如IPFS。新的平台标准应该是什么样,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议题。 * 赵锋:可以在这个领域开展一些工作。 * Wenjing:分享经验和分享诉求都很好。可以提出一个题目,然后我们在会议里面讨 论。 * 赵锋:现在还不能立刻提出具体问题,我们会梳理一下,便于后续初步讨论。 * Chen Yue:DID是否纳入了考量?设备的ID虽不敏感,但产生数据安全性和真实性也 很重要;移动生态的ID。W3C的DID分为3个阵营,巨头们不愿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,欧 盟有自己的相关规范。我们如何在鸿蒙体系探索面向全球的方案?是否需要做一个白皮 书,梳理现状,尤其是鸿蒙体系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如何应对。这是很有价值的一个方 向。 * Wenjing:对这个领域有一些了解,下一次会议,我会做一个介绍。一次会议可能讨 论不完,可以先从介绍现状下手。关于去中心化,一是不同区域对ID管理的要求不同, 需要不同实现方式;二是如何在不同的实现方式上兼容。我们之前在Linux基金会里面 做过一些架构性的工作,讨论过这个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。 * Chen Yue:开源贡献者是否也需要一个ID贡献code。开源供应链的安全是一个重要课 题。不过敏感性可能不及消费者ID。如果能做出令人信服的ID方案,会产生比较大的影 响力。 * 罗夏朴:会看看最新的研究情况,看是否能有所贡献。我们研究组的工作是区块链安 全,智能合约的安全分析,以及交易的分析(监控,检测异常等),对区块链平台系统 级别的安全和性能分析。我们学习的中心是唯一能够覆盖区块链技术栈的中心,有来自 计算机、商学院及物流等多领域的专家,可以做区块链技术全栈研究,在金融领域等应 用也有研究。也有很多区块链的课程。和华为有关于APP软件安全等领域的合作。另一 个方向是车安全相关的工作,有和车厂合作车ECU网关网络的安全分析。也做网络安全 相关的工作,例如攻防和协议安全做得很多。Web3是个好的框架,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包 含进去。 * Wenjing:请大家想一下哪些方便建议我们在每个月的会议上讨论,或者做相关报 告。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,或者领域动向等。下一次会议的具体信息我们稍后和大 家联系。我自己、罗教授及赵锋可以先开头。报告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来做。 Best, Angel Li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https://nam11.safelinks.protection.outlook.com/?url=https%3A%2F%2Fwww.w3.org... https://nam11.safelinks.protection.outlook.com/?url=https%3A%2F%2Fwww.chinaw...
participants (1)
-
Wenjing Chu